“食品中的添加剂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哪些?”“我知道!有食用色素!”“有防腐剂!”“还有甜味剂!”长兴县消保委联合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开展“遇见科学·预见未来”食品安全系列宣传活动。在食品安全小课堂上,多位小朋友踊跃抢着提问。病从口入从何谈起?食品标签上隐藏的风险有哪些?显微镜下的细菌长什么样?自制“鸡蛋”和天然鸡蛋有什么区别?走进中心实验室,让我们一起探寻答案。
活动整合了中心专业技术人员、高端仪器设备、市级科普平台等资源,织密一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暑期食品安全科普文化网,涵盖3大种类10个沉浸式体验模块,包括食品安全知识科普课堂、食品安全法宣传小讲堂、高精尖检测仪器设备参观、食品检验检测流程学习、手指测菌、神奇的牛奶、显微镜观察、会呼吸的酵母菌、自制“鸡蛋”、“无字天书”、蔬菜水果中农残快检等内容,以精彩纷呈的活动形式让同学们感受探究式、体验式学习乐趣。
当参观到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机械臂自动进样时,同学们连连惊呼神奇,跃跃欲试“操控”机械臂;当同学们利用增稠剂海藻酸钠、合成着色剂苋菜红和柠檬黄、化合物氯化钙等物质制作出一枚逼真的“鸡蛋”时,正确认识了食品添加剂;当自己亲手检测了从家里带来的瓜果蔬菜并看到合格报告时,直说可以放心食用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趣味互动实验激发了同学们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与想象力,通过接触科学、体验科学、享受科学,树立了“食品安全从我做起,人人争做食品安全小卫士”的理念。
县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负责人、消费维权骨干义工杨云斌表示,暑假是青少年走进科普场所了解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养、丰富精神文化的好时机。各式各样的小实验,背后都蕴藏着科学原理。孩子们能在实验中亲身体验科学的奇妙,以“玩”促“学”,培养终身受益的兴趣爱好。“下一步,我们将依托消费教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科普教育基地,聚焦青少年需求构建多维立体食品安全传播体系,打造高质量的终身学习‘第二课堂’,将食安科普为‘双减’空间补位落到实处。” 消费维权骨干义工杨云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