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普陀消保委、市场监管分局主动作为,多措并举,畅通企业信用修复渠道,将符合条件的企业依法依规进行信用修复,大大提高了市场主体发展信心。
一是强化宣传,主动引导。针对“未按时年报”这一企业列异主要原因,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海报、短信电话等方式积极引导市场经营主体有序、按时开展年报,发送语音及短信提醒2.5万余条次、制作年报公示宣传易拉宝8个、通过普陀电视台开展媒体宣传1个月。对年报指导中发现的经营异常记录,及时提醒及指导企业履行义务、修复信用。
二是及时提醒,提高意识。对进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通过系统平台,靶向开展信用修复信息推送,鼓励企业申请线上修复,指导意愿企业及时履行公示义务。截至目前,已对600余家被列入经营异常的企业发送了短信提醒,告知企业被列入失信名单,在享受政策、招标投标、合同签订、银行贷款等方面都将会受到限制,引导市场主体及时纠正失信行为,提高市场主体信用意识,更好释放市场主体发展活力。
三是帮扶指导,有力推进。聚焦严重失信企业专项治理工作,综合运用教育督促、信用修复、失信约束等举措,全面降低全区严重失信企业数量。通过电话联系等方式,对停业、失业、失联、破产等企业状态进行确认,并分类别、分状态建立失信主体治理台账和数据清单,对满足修复条件的市场主体,告知修复所需要的材料、修复流程、信用修复政策等内容,有效促进信用的警示作用更好发挥、激励作用更好释放。
四是优化流程、提高效能。通过提供线上办理信用修复便利条件,市场主体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查询信用信息,找到具体的信用惩戒记录,通过“在线申请修复”,按流程提供修复申请材料。此模式让企业办事快、少跑路,积极推进信用修复程序化、便利化,获得了企业的好评。
下一步,普陀将持续聚焦市场主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拿出硬措施、打好组合拳,统筹推进信用服务质效和信用监管效能双提升,持续助力全区营商环境优化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