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2月12日,一辆装有15吨哈密瓜的货车在经过两天两夜的专线运输后,通过圆通速递从海南乐东成功抵京,成为菜鸟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开通后的首单运输货物。
今年春节前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地果蔬滞销严重、物流运输困难。往年同期畅销的草莓、春笋、哈密瓜等果蔬今年销量惨淡。仅海南一地,待上市的水果蔬菜,就达到20多万吨。最大的难题是物流问题。水果卖不出去,还抵不上采摘包装的人工成本。只能烂在地里。乐东自治县一位农户称。
2月12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通知,要求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做好农产品稳产保供工作。
在2月17日农业农村部举办的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视频活动上,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发布了《关于积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农产品产销衔接的倡议书》,倡议全社会积极收购采买鲜活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物流运输效率,稳定物价促进农产品销售等。
受疫情影响,采摘、分拣、揽收等环节断开,整个农产品供应链受到巨大影响,如何重构供应链,实现供需平衡,还需要发挥互联网优势。
2月6日,阿里巴巴发布爱心助农计划,聚合数字经济体力量,为全国核心产区滞销农产品打造应急供应链,保障城市菜篮子量足价稳。
2月12日,淘宝宣布设立10亿元爱心助农基金,帮助滞销农产品打开销路。淘宝方面表示,活动会一直延续下去,直到把全国的滞销农产品卖光为止。
据《中国消费者报》了解,淘宝推出了开通爱心助农专线收集滞销农产品信息,推出农产品特卖系列专区,增加对核心产地农产品的集中采购,加大对农产品绿色物流专线投入力度,降低农产品在平台的销售成本,帮助涉农商家免费开通淘宝直播,推动原产地农产品标准化等10项举措。
天猫食品行业资深总监朱霞表示,出台这10项措施就是要解决当前农产品销售过程中的核心痛点。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打通农产品的物流,让农产品得到曝光,不仅可以解决当前农产品滞销的燃眉之急,也能够让消费者享受到价格实惠的高品质农产品,实现供销两端的双赢。
此外,京东、拼多多也正在为滞销农产品寻找出路。其中,京东于2月10日开通全国生鲜产品绿色通道,提供的支持和扶助达25项,开放并倾斜供应链、物流、运营、推广等资源,解决滞销生鲜农产品上行问题。
拼多多方面也于2月10日正式上线抗疫农货专区,不仅为此次活动提供流量支撑,还设置了5亿元的专项农产品补贴,以及每单2元的快递补贴。
受到疫情影响,基本上外地客商很少来东港采购了。农历大年初二初三集中采收,但收购商都没有来,造成草莓积压,年前大概一斤收购价格是20元,初二那天最低3元都没人敢收。辽宁丹东东港市草莓协会会长马廷东表示,虽然地利生鲜、果多美、百果园等生鲜超市给予了极大支持,草莓销量有所增加,但由于实体零售因疫情受到较大影响,仍没有解决草莓销售难的根本问题。目前,通过电商渠道吃货助农、直播等方式,积压的草莓基本售出。
据了解,自阿里爱心助农项目开始以来,截至2月15日,累计销售2.4万吨农产品。全平台覆盖了550个原产地、1802个县域、38万款的时令农产品。
受疫情影响,物流配送受到一定影响,配送时间也在延长,一些较为偏远地区,产生的货损问题或比以往严重。
90后消费者李晓萌称,虽然收到水果后有坏果,但客服也都承诺包赔。买了一份芒果,还未收到货,商家就发短信告知,本批次产品不符合要求,会另补寄一份水果。在李晓萌看来,虽然售买的是滞销农产品,但商家的服务并没有打折。
对不合格的产品一律进行赔付,助农也要保证消费者的基本权益。朱霞称,开始就确定了滞销品在质量和标准上进行分层处理。然而在一些产区,人力采摘、分拣包装、物流揽收等环节都是断裂的,包括末端配送需要大量人工,特殊时期实现供应链协同非常困难。专项物流打通后,还有很多难点,比如说末端配送网络,任何突发疫情都会让这个地方物流阻断。
《中国消费者报》在淘宝的爱心助农页面看到,为保证时效,单价较高且不易保鲜的水果均为顺丰包邮。不少消费者对于货品出现的一些小磕碰都表示理解,特殊时期能发货很不容易了,希望互帮互助都能撑过这难熬的日子。一位买家评论道。(王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