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质量基础设施深度融入产业链创新链
江苏努力走好新时代“品质江苏”实践之路
□ 本报记者 蔡美萍
在9月16日举办的中国质量(南京)大会国际和国家级质量技术机构服务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对接会上,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沈海斌分享了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推进质量发展的实践案例和收获体会。
据沈海斌介绍,近年来,江苏市场监管部门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质量强国的决策部署,推动质量基础设施深度融入产业链、创新链,努力走好新时代“品质江苏”实践之路。目前,江苏拥有国家和省级质检中心、产业计量测试中心196个,落户江苏省的国际和国家级标准化组织达88个,各类检验检测机构达4099家。
质量图谱推动质量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自2023年以来,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从检验检测切入,逐条产业链梳理质量需求和技术能力。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编制了覆盖50条重点产业链、3.5万余项质量要素的质量图谱,在此基础上形成“两清单一平台”(“两清单”即归集10万余项检验检测参数的技术能力清单和包括标准、计量、认证、检验检测等6个方面474项能力缺项清单;“一平台”即“苏链检”检企对接信息服务平台)。依托质量图谱,与重点产业链上1696家骨干企业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累计对接企业个性化技术服务需求4700余个;系统分析产业链质量短板,帮助企业解决产品质量问题8596个;有针对性推进中心建设,新批筹、建成国家和省级质检(计量)中心48个,填补集成电路、民用无人机等领域多项空白。
质量创新联合体构建协同发展生态。2020年,苏州市在全国率先探索由龙头企业牵头、技术机构支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行业相关主体相互协同的质量创新联合体建设。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将这一模式在全省推广,建立省级质量创新联合体40个,一链一策解决质量共性问题726个;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21条产业链开展质量联动提升,9个项目入选全国百个质量强链重点项目;规划建设江苏省质量科技创新中心,为产业建圈强链打造一站式服务矩阵。
质量开放合作赋能企业扬帆出海。中认国创检测技术(江苏)有限公司是江苏省一家专注于新能源领域认证和检验检测的公司,拥有国内唯一同时获得德国VDE、美国CTEP、韩国KC、日本直流快充(CHAdeMO)认证授权的实验室,成功将各种类型、不同要求的国际实验室“搬到”国内,帮助深圳盛弘电气较预期提前6个月通过美国加州CTEP认证,仅用3个月时间就帮助安徽科大能通获得日本直流快充认证。该公司是近年来江苏省检测认证机构“走出去”的典型代表。截至目前,江苏省“本土化”的国际认证服务已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碳标识认证试点拓展至电池、光伏、钢铁等10个产品,主导制定ISO、IEC标准178项,不仅为产品“出海”降低了成本,更为企业布局全球市场抢占先机。
“苏质贷”撬动企业转型升级。南通市锦维豪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玻璃建材生产和销售的小型企业。2024年,在市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该企业获得150万元的“苏质贷”信贷支持,并全部用于生产设备的升级改造。凭借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该企业成功打入高端建筑幕墙供应链,企业利润率也较贷款前提升10个百分点。为放大政策效应,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联合财政部门将“苏质贷”纳入江苏省普惠金融风险补偿基金平台,有效提振合作银行敢贷、愿贷信心;为小微企业安排专项贴息资金1.3亿元,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指导合作银行推出“质量+租赁”“质量+期货”等“苏质融”产品,满足企业多元融资需求。自2022年11月推出以来,该服务已帮助2万余家企业获质量融资1533亿元。
沈海斌表示,江苏省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完善质量基础设施,推进“品质江苏”建设,推动形成产业需求引领、龙头企业带动、国际市场对标、金融要素支撑的良好生态,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