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校园周边商店,钢珠弩、电人玩具、激光笔等新型的非学习必备文具层出不穷,这类文具以常规文具的模样出现,实则带有刀具等危险装置,没有相应的质量安全标准,给未成年人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应警惕此类“危险”文具危害未成年人人身安全。
一是“危险”文具多为小作坊生产,不符合设计的安全标准。这类文具一般在包装上不显示任何信息,只是用白纸板简易包装,上面也并未印刷任何危险提示,多出于小作坊生产。根据《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GB21027-2020)规定,文具剪刀、刀片顶端应为圆弧顶端,不应为锐利尖端,且文具如因功能性必不可少而存在功能性锐利边缘和锐利尖端时,应设置警示说明,且不应存在其他非功能性锐利边缘和锐利尖端。
二是“危险”文具危险部分较为隐蔽,难以发现和管控。“危险”文具中有的是成分有毒难以发现,有的是把危险部分隐藏在内部,这种商品外观与普通圆珠笔无异,夹杂在文具中难以引起监护人警觉,容易造成监护疏忽。据桃园村的工作人员陈某反映,她在暑期网购活动礼品时,收到了一个赠品,赠品外形与正常按压笔无异,但笔头却是刻刀。据塔莎园艺的工作人员吴某反映,她以前就曾购买过金属制的指尖陀螺,原以为很安全,没想到在玩耍中差点划伤手指。
三是该类“危险”玩具组合新奇更易吸引未成年人。普通的美工刀、裁纸刀外表朴实,功能性强,正常未成年人平时不会刻意把玩。而上文所述刀笔结合的商品,其隐蔽的设计和奇特组合容易引起未成年人的追捧和尝试,对风险缺乏认知的学生会将之作为一种玩具而非利器或工具来对待,无形中增加了安全风险。据郭溪社区海宁高中学生范某反映,她曾在淘宝看到过外形是锤子和机枪的笔、可以弹射子弹的笔,还有带激光的笔,此类文具很容易在班级内引起追捧,虽然详情中材料写的是塑料,但互相打闹过程中仍存在不安全的隐患。
开学在季,海宁消保委盐官分会建议:一是强化生产商的安全意识,强化产品创新和管理,杜绝不安全因素;二是有关部门加大检查力度,同时畅通家长举报热线,对疑似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商品进行投诉,共同降低安全隐患;三是老师和家长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安全意识,注意排查是否有不符合安全标准的文具或玩具,避免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