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6.18网络促销活动来临,部分平台以技术创新名义实施大数据杀熟、数据造假、设置不平等条款等网络信息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针对618网络消费投诉问题,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已开通线上电商投诉和解绿色通道。截至昨天(14号),全省共受理、远程购物投诉120件,直播带货和价格投诉问题突出。
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梳理历年“6.18”消费投诉热点发现,网络平台在集中促销期间通常采取销售高仿商品、促销优惠活动、刷单炒信和退款诈骗等手段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投诉部主任聂喜洋表示:有部分网络平台利用促销旺季玩套路,甚至销售假冒产品:“根据往年618投诉情况分析,存在4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网店销售的假货难识别;二是促销的集中促销的陷阱难识别;三是网络诈骗难识别;第四是存在短信诈骗。”
部分网络平台在促销前期通常采用先涨价后降价,虚构优惠促销活动等手段;在促销期间,通常采取大数据进行流量造假、数据注水、刷单炒信等人气造假行为。在促销后期容易出现商品与实际货品不对板,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快递延迟,七天无理由退货不能实现等问题。
随着“互联网+疫后重振”的数字经济新业态的兴起,直播带货销售模式越来越火爆。这种新的网络消费模式的问题也日益凸显。6月5号,消费者黄先生投诉,朋友发送的微信链接,点击之后发现是直播卖面膜。黄先生通过直播间购买了一盒共计150元。购买时商家称只帮其刷单,购买之后可以退货。黄先生在退货时被对方拉黑,申请退款无门。消费者郑先生在某平台主播带货时消费3000元,但商家没有按照当时宣传的内容兑现。郑先生认为商家涉嫌欺骗。
聂喜洋介绍:“直播带货主要存在流量虚假、产品造假,平台容假。销量的数据,互动评论,点赞关注等“注水”,刷单超信等人气造假行为。“
全省消委组织在今年的“618”期间,与22家电商企业开通了投诉线上和解直通车绿色通道,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投诉纠纷。
另外,针对网络促销平台出现的多种投诉问题,省市场监管局从侧重事中事后监管向事前预防转变。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开展618网络集中促销规范,加强调研分析,线上监测消费维权,指导相关平台企业聚焦难点等促销行为。
为指导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省消委出台618消费7条提醒。省消费者委员会消费指导部主任夏添表示:“面对各种打折促销活动时,多一份理性和耐心。切勿冲动消费,把生活需求放在首位。消费者在参加活动时一定要详细了解活动规则,制定购物计划,切勿落入一些商家活动的“套路”,多花冤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