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来到消费者内参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行业资讯

预付式消费有风险,谨慎购买多防范

  • 时间:2022-05-17
  • 来源:安徽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 作者:

      我县近期来收到多起预付式消费投诉,涉事公司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以致经营不善,突然闭店且经营者失联,涉及消费者人数众多,预付款金额较大,社会影响面较广,消费者维权困难,损失难以追回。

      预付式消费具有一定的便利性,且优惠力度较大,价格优势明显,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消费模式发展迅速,但背后存在较大的风险。在我区,预付式消费主要存在于美容美发、教育培训、文体健身、商店购物、餐饮等领域,由于这些主体体量小、流动性强、抗风险能力弱、受市场或政策的影响较大、商品或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加之消费者自身的因素,以致于在这些领域极易出现投诉多、维权难等问题。在此,全椒县消保委、全椒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式消费时,应当谨慎理性,提高防范意识。

      一、理性选择办卡消费。科学理性判断自己的实际消费需求,冷静对待商家的推销宣传。一次性存入金额不宜过大,消费周期不宜过长,尽量选择时限较短的月卡、季度卡进行消费。不要轻易被所谓的优惠折扣迷惑。

      二、谨慎选择商家。在办卡消费前,要多了解商家信息,尽量选择证照齐全、规模较大、口碑较好、经营状况佳、信誉度高的商家进行消费。对一些经营规模较小、开业时间较短甚至尚未正式营业的商家应慎重选择。一旦发生商家跑路行为,预付资金追索难度大。

      三、签订书面合同。购买预付卡时,主动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不要轻信商家口头承诺。在合同中应明确预付卡适用范围、使用方式、使用期限、退卡方式、纠纷处理原则和违约责任等内容,并仔细查看合同条款,注意是否有类似“本卡一经售出不予退款”、“过期作废余额不退”等霸王条款。

      四、保留维权证据。消费者在选择预付式消费时,务必向商家索要发票和消费凭证,一旦出现侵权行为,可凭借发票、收款收据、合同、协议等书面证据材料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无论消费者选择任何种形式的消费,都应保留相关凭证和经营方的联络方式。一旦发生消费纠纷,消费者与商家无法协商达成一致,可拨打12345、12315进行投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提醒广大经营者应提高诚信意识,主动与消费者签订合同,明确优惠条件和优惠幅度,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共同维护市场良好秩序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原文链接:http://www.ah315.cn/display.asp?id=137510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