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餐厅吃饭,想和店员交流,了解店里有什么特色菜,哪些菜受欢迎?结果店员却告诉你:请扫码点餐。更有一些餐厅需要消费者关注公众号才能进行开始点餐。然而,这样的点餐方式并不获得所有人接受,不少消费者吐槽这样操作太没人情味,而且有个人资料泄露的风险。
上述情况或会在近期得到改善。近日,微信向开发者推送了关于自查“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问题的通知,微信官方提醒开发者自查自纠,并且自2022年1月17日起核查发现的违规公众号,将会被限制扫二维码打开公众号的功能。
微信出手打击违规收集用户信息
根据微信自查“指引”可见:用户反馈在部分餐厅用餐时,扫码点餐需先关注公众号,此类行为中断了用户正常点餐体验、涉嫌诱导关注公众号,引发相关投诉。微信方面强调,自2022年1月17日起核查发现的违规公众号,将会被限制扫二维码打开公众号的功能。有商家表示,早在去年7月、8月份,就曾收到过微信发布的《关于扫码点餐过程中强制关注公众号的限期整改通知》《商家服务流程自查及整改优化通知》。
对于强制关注公众号的行为,监管部门其实早已出手。去年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新修订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其中明确规定,公众账号信息服务平台应当规范公众账号推荐订阅关注机制,健全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处置公众账号订阅关注数量的异常变动情况。
未经互联网用户知情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强制或者变相强制订阅关注其他用户公众账号。
走 访 广州多数餐厅提供扫码点餐
事实上,扫码点餐在近年已成为餐饮行业的标配。有餐饮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扫码点餐意味着点餐这一步骤从由服务员负责变成了客户自己负责,在客观上节省了人力成本,只需更少的服务员就能满足餐厅的正常运转。
然而,记者留意到,扫码点餐也有不同操作模式。在海底捞餐厅,记者通过扫码点餐,发现系统只收集消费者微信头像信息之后就可以页面跳转。而在海珠区珠影广场附近的某粤式快餐厅,用户点餐需要先关注公众号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该餐厅店员还提示记者,注册成为会员能获赠甜品一份。根据观察,消费者需要填写出生日期、性别、年龄以及手机号码之后,才能注册成为其会员。
有消费者称“不胜其扰”
当消费者关注餐厅公众号之后,就成为该餐厅运营公号的粉丝,或在扫码点餐过程中注册成为会员授权了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商家便可借此加大营销力度,增加用户粘性,但消费者却因信息泄露而不胜其扰。有消费者向记者吐槽:“我连什么时候注册成为餐厅会员都不记得了,却还要收到餐厅的促销信息。有些餐厅就跟电商平台相似,频繁的垃圾短信已经给我带来骚扰了。”
在收集用户信息的同时,餐厅后台是否出售用户信息也备受关注。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某餐厅负责人称,之前其餐厅使用的点餐系统需要强制关注公众号才能点餐,这套系统商家需要花1000多元购买。后来,有人上门问是否愿意出售餐厅后台的消费者资料,购买价格约为0.2元/条。在相关政策出台之后,该餐厅已经下架了“吸粉”点餐系统。
观 点 强制扫码点餐不合法
消费者雷女士表示,早前她在一家知名连锁店点餐时,就被店员提醒关注公众号领取优惠券点餐,“一系列操作下来,还不如以前直接向店员点餐方便,这种形式有点本末倒置了。”
有餐饮商家表示,在微信和相关部门接连加大整治力度后,餐厅也愿意放弃这种带有强制方式的“吸粉”办法,使用“转发送优惠”的方式来提高人气。
“扫码点餐本身应该是一个方便消费者选餐的方式,但以需要收集个人信息、关注商家公众号等为条件,是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是不合法的。商家应严格遵照合理合法必要等原则,同时要保护消费者个人隐私和信息。”舜翔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旭表示。